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0的文章

從產品角度分析 Amazon Explore 虛擬旅遊體驗服務

圖片
受 2020 COVID-19 疫情影響,出國旅行成為許多人渴望但卻難以達成的願望。首當其衝的旅遊業公司 Airbnb 於 2020/04/10 推出 Online Experiences 服務,讓人在家就能透過視訊參加冥想、烹飪等團體體驗行程;電商 Amazon 同樣看到這股虛擬旅遊(virtual tourism)趨勢,於 2020/09/29 推出 Amazon Explore 服務,強調更個人化、互動性更強的體驗。以下我將先介紹 Amazon Explore 服務,並從產品的商業面、技術面、使用者體驗面 (UX) 、旅遊面四個面向來分析 Amazon Explore 服務。   (Credit: Amazon.com, screenshot via Glyn)   什麼是 Amazon Explore?  Amazon Explore 是 Amazon 推出的一項即時互動的影音串流服務,讓顧客 (customer) 可透過電腦連上網路參加由 host 帶領的一對一體驗,體驗類型有學習、當地購物、景點介紹三大主題。Amazon Explore 提供單向視訊,讓 customer 看到 host 所在位置的即時視訊(例如景點或廚藝教室現場),以及提供雙向音訊,讓 customer 能向 host 提問或提出客製化需求(例如拍照或購物)。 (Credit: Amazon.com, screenshot via Glyn) 商業面分析 Amazon Explore 想解決的未被滿足需求 (unmet needs) 可能是人們受疫情影響而無法自由外出和旅遊,但又想體驗外國新事物以及與人互動的需求,而這個需求被 Amazon Explore 細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學習類,例如學習製作日本壽司,或學習捏陶和製作馬克杯;第二類是當地購物類,例如瀏覽秘魯的手工藝品店,或逛美國特色服飾店;第三類是景點介紹,例如參拜龍山寺,或欣賞斯洛維尼亞的二戰和社會主義建築。 面對這個需求,Amazon Explore 提出的解決方法是提供一個單向視訊、雙向音訊的串流體驗。與 Airbnb Online Experiences 不同的是,Amazon Explore 的每個 host 在每個時段(稱為 session)只接待一組 customer,或者可以說是在...

OTA 與傳統供應商的差異,以及如何共創雙贏?

圖片
Photo by Shifaaz shamoon on Unsplash OTA 是 Online Travel Agency 的縮寫,就我個人的理解而言,OTA 是一個根基於網際網路,結合網路科技和旅遊,讓使用者能在網路上一站完成預訂旅行所需要件的平台(platform)。傳統旅行大致可區分為三個要件:機票(或船票等交通票)、住宿,和行程,因此 OTA 也圍繞這三個要件來發展,有的 OTA 嘗試一次整合三個要件,例如 Trip.com ;有的 OTA 則專注經營一項要件,例如專注住宿的 Booking.com ,或專注行程的 KKday 等。 最近因為規劃澎湖旅遊的關係,我同時有在 OTA 和傳統供應商訂購商品的經驗,在接觸和訂購過程中才體會到兩者的專業價值差異,並思考兩者可以如何合作來共創雙贏。這篇文章就是思考心得的紀錄。以下將從 6 個使用者體驗面向來比較 OTA 與傳統供應商(一間往來澎湖和嘉義間的船運公司舉例,以下稱船運公司)的差異: 產品資訊 空位查詢 訂購流程 付款流程(金流) 訂購憑證 售後服務 1. 產品資訊 船運公司: 船票相關資訊分散在多個網頁。若要查看客輪資訊、航線班表及票價、搭船須知則需分別點選多個網頁。且網頁只提供中文。 OTA: (1) 船票相關資訊全都整理在同一頁,並且可點選網頁錨點立刻連至對應的資訊。 (2) 除了文字敘述外,也有提供船票使用影片,更易了解商品實際體驗情形 (用戶信任感 + 1) 。 (3) 有真實旅客評價,讓使用者可藉此評估商品是否符合期待 (用戶信任感 + 1) 。 (4) 商品資訊頁有多語系,讓使用者可選擇熟悉的語言 (用戶信任感 + 1) 。 OTA 將船票相關資訊都整理在同一頁。(Source: KKday ) 2. 空位查詢 船運公司: 網頁無法即時得知是否仍有船位,只能透過電話詢問。 OTA: 網頁有銷售日曆,可即時得知該日期是否仍可訂位 (用戶信任感 + 1) 。 OTA 的銷售日曆。(Source: KKday ) 3. 訂購流程 船運公司: 訂購者需 email 訂位資訊(姓名、身分證字號、生日、電話)給船運公司,並可能需要電話確認船運公司是否收到。 OTA: 訂購者透過 OTA 的網站或 app 填寫訂位資訊,並可帶入常用旅客資料,節省輸入時間。 OTA 可帶入常用旅客資料 (Source:...

[讀書心得] 《尋訪月亮的腳印》台灣古道專家的山林與原住民紀錄

圖片
(圖片來源: 登山補給站 ) 我從 2019 年開始熱衷於登山(精確來說應該是健行,hiking)這項運動,登山之餘也喜歡閱讀登山相關書籍,尤其是兼具自然探勘和人文歷史介紹的書籍。上一本令我印象深刻的書籍是林克孝的 《找路》 ,書中記錄他六年內探勘宜蘭南澳「沙韻之路」的過程與原住民友誼。讀完《找路》之後,我就一直尋找書寫方式類似的書籍,偶然間找到這本楊南郡和徐如林老師合著的 《尋訪月亮的腳印》 ,就像是找到新大陸一般,每看一篇都覺得新奇,除了欽佩兩位老師外,相信這本書也將影響我未來的登山生涯方向。 作者楊南郡老師(1931-2016),出生於台南市,有西拉雅平埔族血統。台大外文系畢業後曾於美國駐台辦事處工作,35 歲開始登山,花了 10 年完登百岳並開拓多條新路線。登山也啟發他對於古道、人文史蹟、原住民文化的濃厚興趣,常到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現稱國立臺灣圖書館)和台大各圖書館查閱日治時期文獻,看過文獻後再實地探勘和映證,效法他的典範——日治時代博物學者鹿野忠雄(1906-1945)一樣「用腳做學問」,做一名學術探險家。 《尋訪月亮的腳印》主題圍繞登山與原住民,有原住民部落尋訪、傳說調查、日本學者研究介紹,以及對於台灣登山文化轉型和原住民文化保存的建言。行文時而寫實生動,令讀者彷彿是探勘隊的一員;行文時而憂心忡忡,就像一位智者用生命經驗提醒我們這些讀者晚輩可能面臨的難題。讀完全書讓我視野大開,並有以下幾點啟發: 一、登山學術化 楊南郡老師於書中提到台灣的登山運動正遇到瓶頸,而轉型方式是參考國外的「登山學術化」趨勢,利用自然登山帶動學術調查,「從田野見聞建立知識」。從單點的登頂攀登轉向平面的地理考察與縱向的歷史考察,全面探究一個區域內的地形水文、風土民情與歷史文化。初於書中讀到此概念時令我深感衝擊,也解開我內心一直以來的疑惑。究竟我是為了什麼而登山?爬過這座山後要爬什麼山?我的登山目標又是什麼呢?如果只是盲目追求登頂,那似乎我就成為攻頂機器人了,而楊南郡老師明確指出登山運動還有另一個方向:登山學術化。我自己對於登山學術化的理解是登山不是目的,全面認識一塊區域的自然與文化才是目的。登山只是作為全面認識一塊區域的一種必要手段,文獻考究則是另一個必要手段。透過文獻了解一地的過去發展、透過實地踏查了解一地的現況,兩者交互映證才能得到對一塊區域最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