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8的文章

健保署「健康存摺」簡介:個人數位就醫資料,幫助你掌握健康

圖片
(圖片來源: Pixabay ) 最近在路上和辦公室越來越常看到戴著健康手環(例如小米手環)的人,這些手環通常具備記錄步數、心律與睡眠情形等功能。類似的,蘋果公司(Apple)在 2018 年 1 月公布的 iOS 11.3 中說明美國使用者可由12 家合作的醫療機構中同步病歷資料到  iPhone Health app ,此舉透露出蘋果公司想將 iPhone 定位為個人健康中心,蒐集與顯示所有個人健康數據。 (圖片來源: 蘋果公司官網 ) (圖片來源: 蘋果公司官網 ) 我最近讀到的一本書 《無病時代》 中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觀點,作者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設法取得所有就醫病歷並製作成存放於雲端的數位化病歷,並於未來就醫時提供給醫師參考,以讓醫師做出最適合你的診斷與用藥。受此觀點啟發,我想到台灣擁有完整的健保資料,應該也會有數位病歷資料庫才對,經過網路搜尋後,果然找到一個概念很相近的平台,稱為「 健康存摺 」(My Health Bank)。 (影片來源: 健保署 Youtube 官方頻道 ) 「健康存摺」是健保署 2014 年推出的個人健康資料查詢平台,只要透過個人健保卡即可查詢近 3 年於健保特約醫院的就醫紀錄,其目的是提供民眾進行自我健康管理,並且可於日後就醫時提供給醫生,以降低醫病間資訊落差。 「健康存摺」平台主要有以下 4 種功能:(1) 就醫資料查詢(含門診、用藥、檢驗報告等)、(2)肝癌與末期腎病風險評估、(3)個人生理量測紀錄、(4)健保投保紀錄查詢,並提供資料打包下載功能(格式包括 HTML、XML、JSON)。功能分述如下: 健康存摺功能 (1) 就醫資料查詢 可查詢中西醫、牙醫之門診、用藥、檢驗、手術、住院資料。牙醫門診資料會附上曾治療過的牙齒位置,我認為是一項很實用的資料,因為這樣在刷牙時就可以知道該注意刷哪幾顆牙齒。另一項很實用的資料則是「影像或病理檢查資料」,因為醫生看診時為講求效率,不一定會詳細說明病理檢查結果,但透過醫生於「影像或病理檢查資料」的英文註記則可得知醫生檢查哪些器官或部位,檢查結果又是為何,讓我們更能了解該次檢查的結果。 西醫門診資料(圖片來源: 健康存摺官網 ,非真實就醫資料) 牙醫門診資料(圖片來源: 健康存摺官網 ,非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