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

火災發生怎麼辦?簡談火災「預防」與「逃生」觀念

圖片
( 圖片來源: Pixabay ) 2017 年 11 月參加一場由台北市消防局舉辦的消防宣導,原本以為宣導內容可能會和從小聽的內容大同小異,例如注意用火安全、滅火器如何使用等,但沒想到消防隊員講得非常生動有趣,而且還讓我有大破大立之感——破除自己錯誤的消防觀念、確立正確的逃生觀念。 為了和更多人分享正確的消防觀念,所以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文章內容要點主要來自當天聽的消防宣導,與自己於相關消防網站上查到的資料,並依 (1) 火災預防須知、(2) 火災逃生須知、(3) 常見的火災逃生錯誤觀念、(4) CPR 與 AE D 簡介 四部分來說明,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讀書心得]《螢幕陷阱》:行為經濟學家教你螢幕潛規則

圖片
(圖片來源: 時報悅讀網 ) 你有沒有想過每天會接觸幾個螢幕,每天接觸螢幕的時間又有多長呢?如果你仔細列出來,相信螢幕數量和接觸時間都比你想像的還長。但 10 年前,你可曾想像自己會這麼「黏」螢幕呢?若希望面對螢幕時能更聰明的思考,我推薦閱讀這本好書《 螢幕陷阱 》。

FinTech 沙龍#1、#2 小記與簡報分享

圖片
我目前在銀行擔任行動支付產品 PM (product manager),而為了吸收新知與了解產業動態,約於 2 年前在 Facebook 開設粉絲專頁「 FinTech 圈內事 」,主要分享一些我覺得有趣但國內較少見到的 FinTech 金融科技資訊與新聞。

4/8《職場人;暖時光》那些未曾注意到的事 ── 講座參與心得

圖片
緣起 今年3月中偶然在 Facebook 上看到「 Diary of a headhunter 獵頭的日常 」粉絲專頁活動訊息,因為自己也想了解獵頭(headhunter)對於履歷優化、產業動態剖析、職涯規劃的建議,因此立即報名這場活動。 職涯需要尋找核心能力 這次活動的主辦人是 Lynn,她白天工作是獵頭,此外也擔任職涯教練(career coach),並且是「 Diary of a headhunter 獵頭的日常 」blogger。Lynn 在活動開場先介紹她個人的職涯探索經驗:高中畢業後念夜間部,開始半工半讀的生活,嘗試過各式工作後依然很迷惘。在一次自我摸索和對話的過程中,Lynn 偶然聽到心中一個微弱的聲音,慢慢釐清自己的核心能力是「連結(connect)」,連結人與人,讓事情能順利完成, 之後才踏入獵頭這個領域。因此 Lynn 開場破題即提到「職涯需要尋找核心能力」,透過不斷摸索,了解每人各自獨特的核心能力,並依此核心能力建構出屬於自己的職涯道路。 活動報名時,有一個題目是詢問參加者想了解的主題,共有以下選項: 工作搜索策略與工具 (Job Search Strategies + Tools) 履歷優化與撰寫方式 (Resumes) 面試技巧與引導方式 (Interviewing) 職涯探索 (Career Exploration) 職涯轉換 (Career Transitions) 個人品牌建立 (Personal Branding) 人脈建立策略 (Networking Strategies) 領英優化 (LinkedIn Optimization) 產業洞見 (Industry Insight) 獵頭產業 (Recruiting Industry) Lynn 統計所有報名者的回答後,整理出最多人想了解的 Top 3 主題分別是(括號內為回答佔比): Top 3: 履歷優化與撰寫方式 (15.2%) Top 2: 職涯轉換 (18.8%) Top 1: 職涯探索 (30.4%) 當天講座便依照這 3 個主題區分為 3 部分進行,摘錄講座內容如下: 一、履歷優化與撰寫方式 Lynn 在此處介紹了「 履歷 6 秒原則 」(註),招募者或人資(HR)平均約只花 6

山下工美 25 年創作展「浮光 ── 掠影」觀展心得

圖片
喜歡攝影的人往往希望找到適合的光源照亮主題/主角,並透過快門捕捉倏忽即逝的光影。迎光面通常是攝影焦點,也是目光焦點;背光面和陰影面則通常是次要的、易被忽略的,甚至有時會被刻意淡化或去除的。然而藝術家山下工美的作品,背光面和陰影面才是作品的焦點所在,大大扭轉我的視覺和觀展經驗,印象非常深刻。 這次在中正紀念堂展出的「浮光  ──  掠影」特展,是山下工美集結 25 年的創作經驗,首次在海外舉行的大型回顧展,展出藝術家各創作類型的代表作品,內容相當豐富精彩,而且每個展品皆由山下工美本人到台灣親自擺放和設置,完整呈現藝術品的最佳樣貌。非常推薦各位朋友在 2017 年開春之際觀展,相信必能收穫滿滿。 一進展場,就能發現這個展覽的用心。在展覽入口處設有一個光影拍照處,非常扣合展覽主題「浮光  ──  掠影」。展場人員會親切詢問是否幫忙拍照,每個人可擺出自己獨特的姿勢,讓照片成為一個最棒的紀念品。下圖為個人留影。 藝術家簡介 山下工美,1968年出生於日本群馬縣高崎市(Takasaki),父親是雕刻家,也是大學工業設計教授;母親曾學習時尚知識(fashion),並會製作衣物給小時候的山下工美穿。山下工美在受訪時曾提到,工美這個名字是父親取的,「工」是創造的意思、「美」則是美麗的意思,因此她的父親可能隱隱希望這個女兒未來成為一位創造美麗事物的人。此外她認為自己很幸運,父母未曾質疑她的選擇,並相當支持她走向一心嚮往的藝術創作之路。 山下工美在日本就讀高中時,曾有到美國交換學生的經驗,高中畢業後先後在美國華盛頓,與英國格拉斯哥(Glasgow)取得藝術學士和藝術碩士學位,目前則於紐約定居與創作。雖然山下工美是在美英進修藝術專業,並且長住美國,但她認為對於她的創作有最深影響的則是日本出生和成長的經驗:例如俳句、花藝、禪意園庭的極簡美學,以及日本工藝的職人精神。而從本展覽展出作品的確能看出山下工美習慣運用簡單不複雜的媒材和表現方式,雖簡潔但隱含深層內蘊,供觀者自行體會。 展出內容與觀賞心得 本次展覽是山下工美 25 年創作的回顧展,共展出 26 件作品,涵蓋各創作類型代表性作品,並且有 2015 年新作,和為了本次展覽而創作的作品。藝術家的創作類型約可分為以下 4 類: Light &

王信攝影展「另一種目線」觀展心得

圖片
2016的聖誕節到北美館參觀「另一種目線──王信攝影展」,這是我第一次參觀台灣攝影師的個展,看完後深受感動和震撼,除了認識何謂報導攝影,並開始想認識更多台灣的攝影師。在2017年年初寫下這篇文章,期許2017年能成為開啟自己攝影之眼的元年。 王信簡介 王信 ,台灣女攝影師,1941年出生於彰化鹿港,成長於台中,1965年畢業於屏東農專(今屏東科技大學)畜牧獸醫科,1965年至1967年任教於霧社高農(今仁愛高農),後到日本留學,1970年畢業於東京農業大學畜牧學科,約30歲才決定改學攝影,並進入東京寫真專門學院商業攝影科就讀,就學期間聽聞報導攝影家 尤金 . 史密斯 (W. Eugene Smith)的人道攝影精神而心生嚮往,並決定以報導攝影為志業。 報導攝影簡介 本展主要展出王信的報導攝影作品,而王信曾在1977年《中國時報》人間攝影展專欄撰寫《報導攝影》一文,並如下介紹: -報導攝影的英文是reportage photo或documentary photo。 -1934年日本攝影師伊奈信男將之譯作「報導攝影」,並給予定義: (1) 報導攝影的報是報知,導是指導之意,因此報導攝影除了有報導性外同時需要有指導性。 (2) 報導照片必須容易被大眾所了解並有國際性。 (3) 報導照片不只限於新聞照片,它是有意圖而拍攝的組合照片,必須能明確地將事象的全貌表現出來。 (4) 報導攝影師除了熟悉各種攝影技法外還需具備有敏銳的洞察力。 -王信認為除伊奈信男的四點定義外還需補充一點:(5)報導攝影師必需有良知和正義感,對人類抱有愛心和同情心。 啟迪王信的尤金 . 史密斯(1918-1978)是二十世紀的報導攝影權威之一。他曾任美國《LIFE》雜誌攝影師,並於二戰期間拍攝許多動人的戰爭照片而聲名大噪,他晚年也曾到日本熊本縣 水俁市 拍攝水俁病患,被視為是富有人道精神的攝影師。 展覽規劃 本次王信攝影展「另一種目線」展出王信自學生時代以來各階段作品,呈現出14個主題架構,依時序排列如下,各主題的導言可詳見本展的 線上導覽書 。 學生時代攝影(1970-1972) 我的故鄉台中(1971-1972) 埔里點滴(1972-1976) 訪霧社(1972-1973) 自悼(1972) 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