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16的文章

2016 霍剛-寂弦激韻-北美館展覽參觀心得

圖片
過去我對抽象畫的印象就是難以理解、不清楚畫家想表達什麼意念的一種繪畫類型,並往往歸結出自己沒有藝術天賦或美學涵養,所以才無法欣賞。直到這次參觀北美館的現代抽象畫家霍剛「寂弦激韻」展,我才知道原來抽象畫可以這麼親民、這麼有趣,徹底顛覆我對抽象畫的印象。 霍剛,本名霍學剛,1932年出生於南京,1949年隻身隨國軍來台,並於1950年進入台北師範學校藝術科(今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就讀。1951年霍剛拜入「台灣現代藝術先驅」李仲生的私人畫室習畫,其後藝術思想和繪畫技巧都受到李仲生深刻的影響。1953年師範學校畢業後,霍剛接受分發至景美國小,並促成設立全台灣第一間專用美術教室。1957年,他和另外7位李仲生的弟子夏陽、吳昊、蕭勤、李元佳、歐陽文苑、陳道明與蕭明賢共同創立「東方畫會」,並於同年舉辦第一屆東方畫展,聯合展出中國和西班牙畫家的現代畫作。作家何凡於報紙專欄稱此次畫展為「響馬畫展」,並認為東方畫會的創始八人就像是八匹響馬,衝破舊體制的框架,為台灣現代藝術帶來曙光。1964年,霍剛旅居義大利米蘭,此後在歐洲生活長達50年,直至2013年才返台定居。 本次國美館「寂弦激韻」展由現代抽象畫家劉永仁策展,從海內外各地借件,精選出約150件的霍剛油畫和素描作品,畫作內容豐富多元。此外,國美館為這次的展覽用心拍攝以下介紹影片,內有策展人和霍剛本人對於展覽和畫作的詮釋,相當推薦大家於看展前瀏覽。 北美館展覽介紹影片(Youtube) 以下將由四部分說明個人心得: 一、形狀 霍剛幼時隨祖父學習書法,寫得一手好字,他並從書法中抽取點、線等元素作畫。因此在霍剛的抽象畫中可以觀察到主要構成多為圓形、方形或三角形的幾何圖形,而圓點和短直線則增加畫作的律動感,達畫龍點睛之效。此外,我認為幾何圖形是一種打破國界、語言、文化的世界性語言,故每個人都能依照各自生活經驗而對霍剛的抽象畫產生自己的詮釋,小朋友能有小朋友的詮釋,大朋友能有大朋友的詮釋,東方人能有東方人的詮釋,西方人能有西方人的詮釋,詮釋無分好壞。 作品〈集1~8〉是我認為展出畫作中,很能傳達出霍剛幾何形狀運用的一幅畫。我另外用電腦仿作一幅去除顏色,只留下黑色線條的版本,從中更能察覺出幾何形狀的力量。雖只是簡單的排列組合,但卻能激盪觀者許多想像。 〈無題88〉是另一幅我很喜歡的作品,我

台灣藝術家系列(1) 楊英風美術館參觀心得

圖片
看過 日本浮世繪展覽 後,深深喜歡上版畫樸實但又不失精細的創作型式,此外也想欣賞更多版畫作品,與認識台灣早期的版畫藝術家,這時腦中忽然浮現「楊英風」這位藝術家的名字。其實我過去對於楊英風的作品並不熟悉,但查過相關資料後,發現他有相當多版畫作品,故決定趁著週末與趁著這股莫名的緣分參觀楊英風美術館。 楊英風 (1926 - 1997),小名「呦呦」,台灣宜蘭人,是一位善於嘗試創新媒材和表現技法的藝術家。他的創作形式多元,涵蓋銅雕、版畫、不鏽鋼雕塑、雷射藝術等,此外他也是台灣的公共藝術先驅,在他的努力鼓吹與倡導下,公共藝術的概念才漸為台灣大眾認識與接受。 位於台北市重慶南路的美術館原為楊英風的故居與工作室,今整裝成一棟三層樓複合式經營的私人美術館。地下一樓和三樓為展場;一樓為商品門市,販售楊英風先生的專書、作品集、卡片與擺飾等紀念品;二樓是「呦呦藝術咖啡」,除飲品外,另提供義式餐點。 入館後,我先從地下一樓開始參觀。地下一樓的牆上貼有楊英風一生大事年表,以及人生幾段重要時期敘述,展場中則擺放各時期的經典作品。 楊英風一生遇到二次世界大戰、國共內戰、228等重大事件,讓他的求學之路相當波折,先後曾在台灣、日本和北京等地求學,最後回到台灣的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今師範大學美術系)就讀,但後因經濟因素而輟學。1951年,楊英風受畫家藍蔭鼎邀約,擔任農復會(今農委會)《豐年》雜誌的美術編輯,前後達11年。《豐年》是一本農業推廣和農民教育的雜誌,因此楊英風常需下鄉考察農村生活,他在這段期間便創作許多鄉土情懷的作品。地下一樓即展出〈無意〉(1952年, 作品圖片連結 。註一)和〈驟雨〉(1953年, 作品圖片連結 )兩件經典銅雕作品。 〈無意〉雕塑農村常見的水牛,水牛身軀壯碩結實,充滿生命力,而牛背上棲息的小鳥則為作品帶來趣味。〈驟雨〉則雕塑一位著短褲打赤膊的農夫遇雨,雙手正披蓑衣的情景。作品中農夫的堅毅神情令人印象深刻。 《豐年》雜誌工作期間,楊英風除雕塑外也創作許多版畫作品,題材從寫實的農村生活到抽象的藝術皆有,例如美術館三樓就展出兩件抽象版畫〈鳳凰生矣〉(1958年, 作品圖片連結 )、〈抽象版畫 62-03〉(1962年, 作品圖片連結 )。 1955年,楊英風接受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今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委託,仿刻一系列的山西雲崗石窟大佛,同時